這是開始做年度紀錄的第八年。一樣是流水帳形式。
在巴黎散步到 Orsay museum 的路上聽了 Walter Isaacson 上 Lex Fridman 的 podcast,談了他眼中的 Elon Musk 跟 Steve Jobs。我意識到我永遠不能,也不願意像 Elon 或是 Steve 那樣對待身邊的人,做一個徹底的混蛋。我還是時常被他們的想法所啟發,但就對待人的方式,我更欣賞 Benjamin Franklin、Ed Thorp 或是 Bill Campbell,即使那意味著當一定程度的好好先生(people pleaser)。我認爲「忽視別人感受地對待人」並不是一件值得做到極端的事情。我想要證明,「當混蛋不是創造偉大事物的必要條件」。我不需要當一個徹底的混蛋,也可以創造偉大的事物,為社會創造價值。
記住康德所說的,對待人時你永遠要把人當作本身最終的目的,而不僅是手段。1
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在 Google(下稱狗家)待滿一年,被迫地被換了四個團隊三個老闆。從 TypeScript 做 3D 特效,到用 GLSL 寫 Shader(電腦圖學的著色器),寫到 C++ 後端的服務,再換到用 C++ 寫 App 的跨平台前端介面,再用 C++ 寫資料庫的服務。最後一個季度,終於換到了現在的團隊寫一個全新的 iOS App。運氣可以算是很差,一年可以被 reorg(組織重組)四次,代表每兩三個月所有在前一個團隊累積的貢獻都要整碗端給別人,沒有辦法耕耘長期的影響力,還要負責任何支援、善後跟交接。
但在狗家運氣也可以算很好,到每個新的團隊都學新的東西,看新的 codebase(程式碼庫),跟新的人學習。GLSL、Objective-C 都是從零經驗開始上手,C++ 跟 TypeScript 也算是學了很不一樣的用法。只往好處想,一般人在大科技公司的第一份工作應該不容易比我的狀況學的技術更廣,看的 codebase 更雜,學習曲線更多元且陡峭了。也很幸運,在入職可以兩個禮拜就能上程式碼到 production,感謝老闆可以相信我不會把整個 YouTube 弄壞,也感謝在每個新團隊學到的東西,都能夠實際被用到產出,不會只是一直被公司付錢學東西,也可以回頭貢獻一點價值。
這年有看完了大概 30 本書,沒看完的可能更多。看了不少好看且不同類型的傳記,坂本龍一的《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可能是讓我留下最大印象的,寫了他跟死亡的關係還有一些有趣的想法。Walter Isaacson 的兩本傳記 Elon Musk 跟 Benjamin Franklin 也都非常好看,可以看到這兩個人在個性上有多麼不同。Patagonia 創辦人 Yvon Chouinard 的自傳 Let My People Go Surfing 也很有趣,看一個不情願從商的戶外運動嬉皮,如何用離經叛道的商業哲學打造 Patagonia。也重溫了 Becoming Steve Jobs。
除了傳記類,The Ape that Understood the Universe 是用進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較同俗地解釋行為的好書,即使看過其他相關的書們(像是 Robert Wright 的 Why Buddhism Is True 和 The Moral Animal、Richard Dawkins 的 The Selfish Gene 或是 Steven Pinker 的 The Blank Slate 和 The Language Instinct)還是可以有些啟發。Outlive 是第一本認真在讀長壽科學(Longevity)相關的書。7 Powers 作為商業分析的框架,做初步快速的分析很實用。跟科技相關的看了歷史的 The Dream Machine 、現在式的 Impromptu,跟未來式的 Life 3.0、The Singularity is Near。但看完最常複習的還是 Doug Engelbart 的 Augmenting Human Intellect。
看了行銷經典 Scientific Advertising 跟相對新的《峰值體驗》,兩本東西方的書即使出版日期差了 100 年還是有很多通用之處。也看了不少跟 Apple 和 Pixar 相關的書,Creativity, Inc、Creative Selection、Tony Fadell 的 Build、Make Something Wonderful,寫了很多做產品的筆記散落在 Weekly I/O。
其他新看推薦的書還有 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Dopamine Nation、Zen Mind, Beginner's Mind、David Eagleman 的 Sum、Daniel Kahneman 的 Noise。重看了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超速學習》、How to Take Smart Notes、Jim Al-Khalili 的 Paradox。小說看了科幻經典《潰雪》跟《極限返航》,重溫了《天龍八部》跟《流浪者之歌》。雖然看書的主力還是用 Kindle,但漸漸在 Readmoo 上看了更多書。Readmoo 很棒,希望他們在閱讀體驗跟書源上可以再加油!
發現自己走路的時候通常比 google map 的預估時間快到達目的地,但是開車的時候通常比 google map 的預估時間慢。
去了 California College of Art(CCA)上了一學期 Video Art 的課,認識了很多人(包括 Apple 前 20 號員工,一個可愛的阿罵!)。每個禮拜六早八通勤到 SF,花三個小時的時間探索用影片作為媒介的藝術表達,感謝 Miguel Novelo 帶著我們實驗了各種想法。也趁這個機會嘗試了用 Runway ML 做影片編輯。Runway 作為 Figma for Video Editing 在網頁上做非線性編輯(NLE)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體驗,還順便看了 Minnesota Street Project 展。
也是在灣區待滿的第一年。在 Sunnyvale 住滿一年後決定搬到 San Francisco。感謝自己沒有買車。在一個城市裡有自己的工作咖啡廳輪值清單是擁有認同感的充分條件。SF 也能是很有魅力的,還記得搬來灣區前 Charlee 說他覺得 SF 比 NYC 的活動還要更多元,從一開始完全不能理解到現在可以慢慢體會。能在平日晚上邊聽著 DJ 放歌,邊在博物館、水族館、科博館喝酒是這種多元性的一點縮影。
被問到從 NYC 搬到 Bay Area 的心得時,總在開玩笑說在南灣有了非常多時間可以反省(reflection)。也許待在城市裡是要最大化自己的輸入刺激,而在南灣是要最大化自己的輸出。(Maybe city is for input while south bay is for output)
感激是所有負面情緒最後昇華的結果。在當下悲傷的情緒,如果在過一段時間後能夠轉變成對過去經歷的感謝,最後都能跟自己或是過去比較好的和解。類似於 2022 紀錄提到的 cherry-pickingism,又或是實用主義(Pragmatism),我們終究都能擅自地賦予任意事件自己的意義,並轉換成學習。我的狀況好像是預設感激,所以快樂來的容易一些。
這一年最常聽的專輯應該是草東的《瓦合》、國蛋的 GDNA,坂本龍一的 out of noise,跟 Bon Iver 的 For Emma, Forever Ago。《瓦合》在年中時發佈,還記得我在紐約 Williamsburg 晚上街上隨意漫步,一口氣把一整張專輯聽完有多感動。從狗家 Sunnyvale 的辦公室開著手排車回家,聽著國蛋的 GDNA,感受到非常平靜的狂喜(euphoria or a burst of intense happiness mixed paradoxically with relaxation)。聽著 out of noise,讀著坂本龍一的最後一本書。音樂的魔力真的是難以言喻卻又無比強大。年底開始聽了啊跨面,台語饒舌真的好讓人著迷。
每個禮拜都在 Google 打全場的籃球,認識一群好朋友。打籃球還是我最舒服交朋友的方式,也讓我想起大學留在學校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因為想要打團隊籃球。
也趁著規律打全場的機會蒐集了很多籃球影片,花了一點時間複習電腦視覺,做了一個簡單的 demo 用機器學習剪輯籃球影片,雖然還是離 HomeCourt 的好用程度差了很遠。也去了 AGI House 參加了 UX 和 AI 的 Hackathon,做了一個 LLM 相關的瀏覽器插件(browser extension)。
人生的健康期(Healthspan)目標是我想要到 90 歲還能有身體條件可以享受打籃球,即使只是自己投投籃也行。讀完 Outlive,要專注在健康期(Healthspan)而不只是壽命(Lifespan)。
多虧了 Ev 讓我有機會學會開手排車,還有聽卡帶。除了學手排車,還學了法文,好久沒有學一個新的語言,能讓腦袋運動的感覺真好。
這年最常聽的 Podcast 是 Founders,感謝 Morris 最初的推薦。其他固定愛聽的還有 Stratechery、Metamuse、Conversation with Tyler、Acquired。
摸索了更多城市並嘗試跟當地人生活,透過探索世界去探索自己。像 2022 紀錄所說,「認識自己與認識這個世界是相輔相成的。從對於自己的現有認識去推論,或從對這個世界的探索經驗去歸納,都能拓展對自己理解的疆界。」年初去了日本,年中回了紐約,去了歐洲,去了雅加達,回了台灣。
在日本拜訪各種老朋友們,了解為何日本文化能讓台灣人(或不只是台灣人?)普遍嚮往,也了解為何在美國認識的日本朋友們最後傾向回日本,而不是留在美國。一部分紀錄在了 2022 紀錄,但忘記提了我最喜歡的美術館是東京都現代美術館(MOT)。
趁轉組的空擋,初次拜訪了歐洲,在倫敦、巴黎跟柏林待了快一個月。嘗試記下了對每個城市的第一印象、對於城市的思考以及我喜歡探索一個城市的旅遊方式:First Impressions of Paris、First Impressions of Berlin、First Impressions of London。感謝各路朋友的收留和推薦。
年末拜訪了雅加達,非常有趣的城市跟文化,超級友善的人們,有種八年前去印度的驚奇感。感謝 Angelica 一家的招待,希望之後可以常拜訪,特別是不會需要拐杖又腸胃炎的雙重加持下。
也重新思考了何謂文化的多元性(cultural diversity)。在世界上所謂的「國際」大城市都能找到美式、日式、越式和韓式餐廳。也許全球化其實造就了一種單一文化(monoculture),讓這些所謂「多元」文化們都在同一個維度上用相似的方式多元。文化之間的自由貿易讓每個原本不同的文化都遵從了同一種多元性,稀釋了原本的獨特性。這也許也發生在個人層面。
我們永遠沒辦法說服一個剛中樂透的人,買樂透在財務上不是個理性的好主意。如果身邊有更多的人中了樂透,「說服自己要相信理性」也會變得更難。這不只適用於財務相關的選擇。
年中回了紐約,希望維持著每年都可以回家一趟的節奏。見了好多好多朋友跟前輩。感謝 Carmem 的沙發。這次去紐約做了自己的能量審計(energy audit)。聊天接受刺激給我許多能量、跟 Harald 聊完天給了我超多的能量跟動力。消化資訊跟思考也給我同等的能量,每天早上八點去咖啡廳做研究或寫作是很好的充電,慢步在紐約給了我更多能量。反覆聽了《瓦合》專輯大概三百遍,每天都走二到三個小時的路卻不覺得需要聽 podcast。擠壓了所有見面在前幾天,後面幾天都彈性放鬆是很不錯的安排。
在回紐約的路上看了 Casey Neistat 回到紐約的影片,深深被他講的句子打到。 「我們並非在紐約出生;我們是被紐約收養的。」("We're not born in new york city, we were adopted by new york city.")「這是我們變成自己的地方。這不是我們出生的家,而是我們選擇的家。生活中很少有兩件事如此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但紐約是唯一一個讓我感到真正歸屬的地方。」("It's the place where we became ourselves. It's not our home by birth it's our home by choice. It's rare in life for two things to fit so perfectly together but new york city it's the only place where i felt like i truly belong." )「家從來不是指一棟房子、一個大院子或好天氣。家是一個讓你感覺像自己的地方。家是找到一個你完全適合的地方。」("Home was never about a house, a great yard or good weather. Home is about a place that makes you feel like you. Home is about finding a location where you just fit.")
去了 Mount Madonna、Ravens Landing、Big Surr 露營,也住了一次 Big Surr 的小木屋,算是在 Bay Area 有物盡其用。也去了幾次 Napa,但家裡有專業的新銳調酒師 Jeff 更好,只是家裡沒有紅酒配的起司,只有麥克雞塊、papa john 或是先鋒茶餐廳。
看了人生第一場 NBA 的季後賽,Warriors 被 Kings 打爛。
來美國之後第一年沒有去 Pitchfork Music Festival,錯過了 Bon Iver。
感恩 YouTube 招待,跟 Angelica 去了 Great America,體驗了一天的遊樂園財富自由。
ChatGPT 橫空出世,大家都來學 ML,經歷短暫寫作的存在危機。
感恩節去 Denver 在 Rocky Mountain 玩雪橇,不小心弄傷了腳,開啟了兩個月的拐杖以及漫長的復健之旅。學了一課。
年末例行性地回台灣,第一次照 MRI,感嘆台灣醫療效率之快以及便捷,再次感謝台灣的醫護人員們,我們絕對不應該把這種好當作理所當然。
好愛在台灣的家人跟朋友們。歡迎多來美國玩!
也多虧腳殘了,體驗搭飛機都第一個登機,過安檢都走快速通道。也第一次這麼頻繁地注意各個地方的無障礙設施。
看了 18 部電影,最愛的新片 Oppenheimer 進了戲院看了兩次,Barbie、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Return to Seoul、Super Mario Movie、Asteroid city 都還算喜歡,Avatar: The Way of Water 看的好痛苦。舊片喜歡的比較多,《宇宙探索編輯部》(Journey to the West)跟 Drive my car 都很愛,重溫經典的 American Psycho、Wall E、Big fish、your name.、Minority report,還有每年都會看的 About time。
多虧了完全聽不懂 Oppenheimer 裡 Albert 在講什麼英文,二刷的時候第一次知道在美國可以跟戲院索取個人的字幕棒。謝謝 Albert,除了你的相對論外又被你教育了。
拍了 7 卷底片,跟 2022 年比少了 4 卷,灣區還是沒有紐約那麼讓人想在路上拍照。
最愛的現場表演只能是在 SF 看了草東,沒辦法再更爽。多虧 Angelica,在 Santa Clara 看了 Taylor Swift,體驗一日 Swiftie,踏出獨立樂團的舒適圈,大開眼界。在 SF 還看了童年回憶 Yellowcard 的復出、不知道第幾次的 deca joins、Mild Orange 跟 Phum Viphurit。在 Stanford 的 Re:SET 看了好久不見的 LCD Soundsystem、Toro y Moi、Boy Genius、Clairo、Steve Lacy 跟 James Blake。沒想到竟然一整年都沒有聽到台語龐克或中文饒舌表演。
寫了 36 篇文章,其中包含了 28 篇的 Weekly I/O(140 個學習到的事)跟 8 篇的部落格文章。寫了對於標籤的想法(Remove Labels),六個關於 AI 的小故事(Six Tiny Musings on AI),英文寫作如何進步(Write Better Sentences),翻譯了 PG 的 How to do great work(如何成就偉大的事),兩篇關於坂本龍一(How Many More Times Will I Watch the Full Moon Rise?、Inside the Mind of the Legendary Composer Ryuichi Sakamoto)、兩篇學習的複習(Rumination #5: Anti-productivity, Decision heuristic and more、Rumination #4)。
我要寫得更多。2(連續第 X 年這麼說)
永遠要:表達自己的感激、欣賞、歉意、強迫自己做也許會尷尬且困難或些許不舒服的事。
我喜歡認識一個人的模式是:假設我們被困在一座孤島而只有彼此可以認識。如果在社交的時候永遠都覺得有下一個人可以認識,我們會花更多精力在打量而不是在理解。社交選項少(low social optionality)的場合更能有真誠的互動。
如果不確定自己做一件事的動機是內在還是外在,問自己:如果我永遠不能夠跟任何人分享我做過這件事,我還會去做這一件事嗎?3
學習在陳述想法的時候不要拐彎抹角(hedge)。記住自己會犯錯的同時,我應該把推測陳述得更像物理定律那樣確定。要真實,而不是中立。減少使用「或許我是錯的,但我覺得」和「這沒有絕對的對錯」等模稜兩可的表達。4
對於自己不在乎的事情就要保持不在乎,並善用自己的不在乎。如果對吃的不在乎,就讓對吃更在乎的人去點菜,即使他們點到我不想吃的東西也無妨,只要他們的享受大於我的不享受。5
洗澡時的冒出來的想法(shower thoughts):人與人之間深刻的連結通常由三個要素組成:野心、脆弱性、強烈的共享情緒,依序代表了未來、過去、跟現在。
作為一個組織的獨立貢獻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記得不要只低著頭工作。花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向上看和向周圍看。 就像公司的 70-20-10 規則,花 70% 資源在核心業務、20% 在鄰接的業務、10% 在大膽的賭注。
工作上好表現的獎勵通常是更多同樣的工作。專注去找我會享受花更多時間做的事,而不是專注在減少做現在工作所需要花的時間。6
重新試用了一輪各種個人知識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or PKM)的工具。體驗幾個月後,決定回歸並深耕於 Obsidian。我最大的需求還是要能在自己的 PKM 裡面寫程式插件(Plugin)。能自己做功能和界面的擴充和客製化,才能讓思考的工具跟我自己的資訊處理能力有更快的共同演化(co-evolve),特別是現在機器學習跟語言模型的超能力都可以更有效率地被實作和整合。但逢人我還是最推 Heptabase 啦,期待雨安可以持續穩定地實現願景!
從認識 MBTI 上學到的事:用最粗淺的劃分,世界上就有 16 種非常不同的個性。我覺得能激勵自己的事物,對別人來說可能會消耗能量。所以不只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好但也能難的是要因人而異。
在狗家找了 Heron 聊天,感謝他從申請研究所到申請狗家一直以來的幫忙!問他問題時,讓我回想起了 Carl Rogers 跟 Gloria 的心理諮商過程,還有裡面的一句話:「去做一件你還沒有真正自己選擇去做的事情是毫無意義的。」(It's no damn good you're doing something that you haven't really chosen to do.)7
這也讓我想起來 Freya Stark 所說的「如果我們相信的事情與我們所做的事情不同,就不會有幸福」("There can be no happiness if the things we believe in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hings we do.")8
參加了岳涵辦的沙龍,用了四張投影片回顧了在灣區住的第一年。第一張投影片是探索世界與自己的框架:去除身上的所有標籤、嘗試所有我真心有興趣的、記下自己在嘗試時跟嘗試完的感覺(Weekly I/O 是紀錄學習感受的一部分)、在記錄下來感覺裡尋找核心主題。重複循環。
第二張投影片是 Arthur Rimbaud 的一句話:「One must be absolutely modern.」。
第三張投影片是坂本龍一書裡引用 Paul Bowles 在 The Sheltering Sky 的一段話:「死亡總是在向我們靠近,但不知道它何時來臨,似乎讓生命的有限性變得模糊不清。正是那種可怕的確定性,令我們如此厭惡。但因為我們不知道死亡何時到達,所以會把生命當成一座永不乾枯的井。然而,每件事都只會發生有限次數,而且實際上很少。你還會記得多少次,童年中某一個特定的下午、某個深深成為生命一部分的下午,如果沒有它,你甚至無法想像自己的人生?或許再有四、五次。或許甚至更少。你會看到滿月升起幾次呢?或許是二十次。然而,這些都看似無窮。」9
第四張投影片是三句自我提醒的密語,在 2024 年應該可以全部達成。
2022 紀錄在 2023 的七月才寫完,2023 的紀錄進步了一個月。但還是不免把去年跟今年的想法糊在一起。
村上春樹說,他能夠持續跑步超過 20 年,不是因為他有強大的意志。只是因為跑步適合他。我覺得學習新事物(也許還有打籃球)對我好像也是。好像不需要強大的意志或者紀律,單純只是沒比學東西更好玩或更適合我的事了。(雖然也不排除學習這個傾向其實對人類來說很普遍,而我很幸運,在對形塑習慣的的幾個關鍵學習經驗,都有得到正向的回饋。)
兩個對於評估伴侶關係的方法(heuristic):如果雙方被別人說跟另一半很像的時候都會很開心。如果雙方都覺得從另一半得到的比付出的多。
如果把一個人嚮往的美德分成悼詞美德(Eulogy virtues)和履歷美德(Resume virtues),永遠不要為了後者犧牲前者。注重人們在葬禮上會描述的美德,而不是只有履歷表上列的事蹟。
感受愛與付出愛都是一種可以且需要練習的能力。愛一個人是給予他們能夠摧毀你的權力(permission),但相信他們不會。
新年快樂!
-
^
來自康德的其中一條定言令式(categorical imperative):"So act that you treat humanity, whether in your own person or in the person of any other, always at the same time as an end, never merely as a means."。
-
^
我要 Write More but Less:"Write 5x more but write 5x less."。
-
^
也類似於 Why to Buy:"Buy what you would buy if you were the only person on Earth."。
-
^
延伸閱讀:我為何寫作。
-
^
這也讓我想到 Reflect on Irritation:"A great way to understand yourself is to seriously reflect on everything you find irritating in others." 和 As Big as Love:"You are precisely as big as what you love and precisely as small as what you allow to annoy you."。
- ^
-
^
來自 Carl Rogers’ Session Transcripts,再次感謝江寧推薦!
-
^
同時也可以用 Leon Fesinger 的認知失調理論解釋。
- ^